12月9日至10日,中国湿地论坛(第六届)暨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在线上召开。
本次大会由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国家湿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生态学学会秘书长钟林生、南京地理所所长张甘霖和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兵分别致辞。
大会以“湿地生态过程与碳中和功能提升”为主题。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鲍达明,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吕宪国,中科院南京分院研究员杨桂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高黄真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秀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高严登华,南京地理所研究员秦伯强分别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双碳目标”“全面加强湿地保护,促进湿地事业高质量发展”“松嫩平原农业景观中的湿地修复”“中国湖泊湿地演变与治理保护研究”“长江“十年禁渔”能够挽救中华鲟吗?”“候鸟迁徙通道水鸟栖息地保护策略”“国际重要湖泊湿地水体演变驱动机制及保育对策研究”“湖泊水生植被恢复的理论与实践—以太湖为例”为题作大会报告。分会场学术报告分别围绕“湿地生态过程监测与模拟”“湿地碳汇功能与全球变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湿地宣教、保护与管理”4个议题,安排了90余个口头报告,与会人员开展了学术交流。
大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大会闭幕式上,宣布了16位优秀研究生报告获得者名单,还宣布了第七届中国湿地论坛主办方为聊城大学、举办地在山东聊城。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神祥金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等百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的50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